- 時間:2020-12-14
- 點擊:2917
- 來源: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
為了站好守穩課堂教學主陣地,著力推動新時代思政課程守正創新與課程思政建設發展,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2020年12月13日,我校2020年度思想政治工作論壇在學術報告廳順利舉行,論壇的主題為“增強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校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閔亞琴主持論壇
本次論壇邀請了江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唐忠寶博士與華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葉方興博士兩位專家圍繞本次主題分別作了專題報告,我校全體中層以上干部、全體專兼職教師、黨務及學工工作人員等200余人參加了論壇,我校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閔亞琴主持論壇。
唐忠寶博士,江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嘉賓,中宣部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教育部全國“高校網絡教育名師”,江蘇高校優秀青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領航·揚帆”計劃培養人選,江蘇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主持了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10余項課題,在《光明日報》《馬克思主義與現實》《思想理論教育導刊》等刊物發表論文40余篇。教育部首批思政工作精品項目“寶哥說”思政文化育人品牌主講人,曾獲得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學術新人獎、江蘇廣電“最贊老師”、江南大學“至善青年學者”、江南大學“至善教學獎”、江南大學“我最喜愛的老師”等榮譽稱號。
上午,唐忠寶博士作了以“如何兼顧思想性和親和力——創新高校思政工作的幾點思考”為主題的專題報告。他從了解學生需求,全員育人;滿足學生期待,價值引領;回應學生關切,同頻共振三個方面,結合當前思政課程授課在大學校園里面臨的困境與機遇,列舉了豐富的教學過程中的現實案例,就如何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課程做了詳細闡述,為現場所有教師提供了樣板和示范。
思政部青年教師孫希顏
思政部青年教師王騫
隨后,我校思政部青年教師孫希顏作了以“對高校思政課與校園文化協同育人路徑創新的思考”為題的報告,就優化協同育人的頂層設計、豐富協同育人的內容供給、強化協同育人的隊伍建設、搭建協同育人的特色平臺四個層面介紹了思政課程與校園文化協同育人的具體路徑。思政部青年教師王騫作了以“實現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常態化路徑探究”為主題的報告,圍繞意義所在、要件及其關系分析、問題分析以及路徑探究四個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就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常態化路徑提出了系統思考。
葉方興博士,華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法學博士、哲學博士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上海哲社青年項目、上海市“陽光計劃”等各類項目10余項。在《哲學動態》《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倫理學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80余篇,出版專著2部,參著及參編教材5部。入選2019年度上海市“陽光學者”,曾獲上海市師范院校智慧教學講課比賽三等獎、華東師范大學第十四屆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二等獎、上海市第十四次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類二等獎等榮譽。
下午,葉方興博士作了以“當前課程思政建設的重點與難點”為主題的報告。他從課程思政的全課程育人理念、課程思政中“思政”的內涵及其體現、練就教師的實踐智慧、課程思政的評價四個方面詳細闡述了當前課程思政建設的發展理念與具體做法,為全場教師積極探索“課程思政”改革、打造“三全育人”格局強化了思想引領,凝聚了廣泛共識。
設備工程學院專任教師吳玫
管理工程學院專任教師李靜
隨后,我校設備工程學院吳玫老師作了題為“專業群建設背景下專業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討交流分享”的報告,她交流了主講的《安裝工程造價》課程,作為我校首批課程思政教改立項項目全面推進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并順利結項的工作經驗。管理工程學院李靜老師就課程思政在專業課程中的實施作了交流探討,她分享了自身于2020年參加江蘇省職業院校教學能力比賽并獲得一等獎的心路歷程。
最后,閔亞琴總結講話。她強調了“教書育人,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本位、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核心、教育的靈魂。她希望老師們自覺承擔起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光榮使命,進一步明確自身職責,自覺承擔育人主體責任,使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融入課程教學各環節,共同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構建立德樹人的課程同心圓,共同推動學校思政工作提質量、上水平。(文/過林燕 圖/姚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