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5-13
- 點擊:3142
- 來源:科研與產業合作處
5月13日下午,由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共青團江蘇省委、國際綠色建筑聯盟、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主辦的2022年綠色低碳學術月系列活動之傳統營造·文化遺產國際學術沙龍順利召開。本次活動由江蘇省傳統營造工程技術中心與科研與產業合作處承辦,12名國內國際知名專家學者參加本次活動。我校黨委副書記、校長朱東風、黨委委員、副校長陳壽根、江蘇省傳統營造工程技術中心、江蘇省高校傳統營造綠色技術集成應用創新團隊成員和園林工程技術專業群等相關專業師生,100余人參加了沙龍。活動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同時進行。
開幕式上,科研與產業合作處處長章志紅介紹了本次沙龍的活動議程以及與會嘉賓。
朱東風校長致辭
校長朱東風致開幕詞,對與會專家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對他們長期給予學校發展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謝。朱東風介紹了本次沙龍活動舉辦的意義、落實和響應國家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等重大政策方面的具體做法,分享了學校圍繞傳統營造技藝領域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果。希望通過學術交流和探討進一步深化研究,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能力,更好助力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并預祝本次沙龍圓滿成功。
會議現場
拓視野·國內國際名家大咖云端引領
東南大學李永輝教授以南唐二陵為案例,基于環境和文物健康的視角,分析了南唐二陵存在的鹽結晶等現象,明確了墓室內鹽析、結露以及微生物病害的分布規律,建立南唐二陵熱溫耦合數值預測模型,探明南唐二陵的環境特征與病害的關聯性,形成了南唐二陵的環境調控方案。
南京農業大學丁紹剛教授鑒于傳統園林面臨的古典園林藝術傳承困境、傳統定性研究方法局限等問題,以留園和網獅園為研究對象,通過數據采集、算法建構、駐點驗證、等級劃分等步驟,創造性提出駐點研究法進行江南古典園林空間量化研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曼谷辦事處遺產官員Montira Horayangura作了東南亞傳統木構建筑遺產保護與發展主旨演講。通過泰國現存的木構建筑等案例,展示了東南亞現有傳統木構建筑遺產的保護、修繕過程,分析了泰國傳統木構建筑的分類標準、評估流程以及木構建筑在修繕保護過程中可采取的一些干預舉措,分享了木構建筑后續保護與修繕研究與管理工作的思考。
東南大學董衛教授從活態博物館理念、歷史文化資源遵循原則、活態資源利用與空間營造,活態示范區設計、活態城市管理等內容,作了名城活態保護與發展的泉州實踐主題報告。
?????主題報告
開新局·政行校企專家學者圓桌碰撞
學術交流階段,常州市文化廣旅局文物處處長陳永剛、常州市城市管理局綠化管理處處長戚維平、常州晉陵古建園林建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李大偉、常州市江南古建筑工藝傳習所有限公司董事長顧書華、常州市江南古建筑工藝傳習所有限公司經理葉茂盛、常州市規劃設計院歷史文化工作室副主任張文珺等政府、行業專家與我校師生圍繞“傳統營造、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鄉村振興過程中的難點問題”進行了充分討論,氣氛活躍。
學術交流
江蘇省傳統營造工程技術中心執行主任、科研與產業合作處處長章志紅、常州市文物保護研究院副院長、古建筑教研室主任史波分別主持了本場學術沙龍的主題報告和學術交流階段活動。
沙龍主持人
本場沙龍聚焦傳統營造·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前沿領域、國際發展與做法等內容進行深入研討,對我校進一步開拓國際交流與合作、古建園林專業建設、教師學術視野開拓等方面意義深遠。(文/劉燕 )